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(福建卷)化学
时间:2012-12-04 15:27:51
阅读次数:3790
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(福建卷)
理科综合能力测试
6.下列关于有机物的正确说法是
A.聚乙烯可发生加成反应
B. 石油干馏可得到汽油,煤油等。
C.淀粉、蛋白质完全水解的产物互为同分异构体
D. 乙酸乙酯、油脂与NaOH溶液反应均有醇生成。
7. 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,下列判断正确的是
A.在18g18O2中含有NA个氧原子
B.标准状况下,22.4L空气含有NA个单质分子
C.1 mol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2NA
D.含NA个Na+的Na2O溶解于1L水中,Na+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/L-1
8. 下列有关化学研究的正确说法是
A.同时改变两个变量来研究反映速率的变化,能更快得出有关规律
B.对于同一个化学反应,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,其反应的焓变相同
C.依据丁大尔现象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、胶体与浊液
D.从HF、HCl、HBr、HI酸性递增的事实,推出F、Cl、Br、I的非金属递增的规律
9.下表各组物质中,满足下图物质一步转化关系的选项是
10.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正确判断是
A. 在pH = 12的溶液中,K+、Cl-、HCO3- 、Na+可以常量共存
B. 在pH=0的溶液中,Na+、NO3- 、SO32- K+可以常量共存
C. 由0.1 mol·L-1一元碱BOH溶液的pH=10,可推知BOH溶液存在BOH=B++OH-
D. 由0.1 mol·L-1一元碱HA溶液的pH=3, 可推知NaA溶液存在A-+H2O和HA+OH-
11.铅蓄电池的工作原理为:Pb+PbO 2+2H 2SO 4=2PbSO 4+2H 2O研读下图,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
A. K 闭合时,d电极反应式:PbSO4+2H2O-2e-=PbO2+4H++SO42-
B. 当电路中转移0.2mol电子时,I中消耗的H2SO4为0.2 mol
C. K闭合时,II中SO4向c电极迁移
D. K闭合一段时间后,II可单独作为原电池,d电极为正极
12.化合物Bilirubin在一定波长的光照射下发生分解反应,反应物尝试随反应时间变化如右图所示,计算反应4~8 min间的平均反应速率和推测反应16 min 反应物的浓度,结果应是
A. 2.5μmol·L-1·min-1和2.0μmol·L-1
B. 2.5μmol·L-1·min-1和2.5μmol·L-1
C. 3.0μmol·L-1·min-1和3.0μmol·L-1
D. 5.0μmol·L-1·min-1和3.0μmol·L-1
23.(15分)J、L、M、R、T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,J、R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表;J元素最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与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;M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。
(1)M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;元素T在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族。
(2)J和氢组成的化合物分子有6个原子,其结构简式为______。
(3)M和T形成的化合物在潮湿的空气中冒白色烟雾,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。
(4)L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甲的水溶液显碱性。
①在微电子工业中,甲的水溶液可作刻蚀剂H2O2 的清除剂,所发生反应的产物不污染环境,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。
②一定条件下,甲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分解反应(△H>0)并达平衡后,仅改变下表中反应条件x,该平衡体系中随x递增y递减的是_______(选填序号)。
选项 |
a |
b |
c |
d |
x |
温度 |
温度 |
加入H2的物质的量 |
加入甲的物质的量 |
y |
甲的物质的量 |
平衡常数K |
甲的转化率 |
生成物物质的量总和 |
(5)由J、R形成的液态化合物JR2 0.2mol在O2中完全燃烧,生成两种气态氧化物,298K时放出热量215kj。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。
24.(14分)硫酸锌可作为食品锌强化剂的原料。工业上常用菱锌矿生产硫酸锌,菱锌矿的主要成分是ZnCO3,并含少量的Fe2O3 、FeCO3 MgO、CaO等,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如下:
(1)将菱锌矿研磨成粉的目的是_____。
(2)完成“氧化除铁”步骤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:
□Fe(OH)2+□____+□_____==□Fe(OH)3 +□CI-
(3)针铁矿(Goethite)是以德国诗人歌德(Goethe)名字命名的,组成元素是Fe、O和H,化学式量为89,化学式是_______。
(4)根据下表数据,调节“滤液2”的ph时,理论上可选用的最大区间为______。
|
Mg(OH)2 |
Zn(OH)2 |
MgCO3 |
CaCO3 |
开始沉淀的pH |
10.4 |
6.4 |
— |
— |
沉淀完全的pH |
12.4 |
8.0 |
— |
— |
开始溶解的pH |
— |
10.5 |
— |
— |
Ksp |
5.6×10-12 |
— |
6.8×10-6 |
2.8×10-9 |
(5)工业上从“滤液3”制取MgO过程中,合适的反应物是______(选填序号)。
a.大理石粉 b.石灰乳 c.纯碱溶液 d.烧碱溶液
(6)“滤液4”之后的操作依次为______、_______、过滤,洗涤,干燥。
(7)分析图中数据,菱锌矿粉中ZnCO3 的质量分数不低于________。
25.(16分)工业上常用铁质容器盛装冷浓酸。为研究铁质材料与热浓硫酸的反应,某学习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:
[探究一]
(1)将已去除表面氧化物的铁钉(碳素钢)放入冷浓硫酸中,10分钟后移人硫酸铜溶液中,片刻后取出观察,铁钉表面无明显变化,其原因是 。
(2)另称取铁钉6.0g放入15.0ml.浓硫酸中,加热,充分应后得到溶液X并收集到气体Y。
①甲同学认为X中除Fe3+外还可能含有Fe2+。若要确认其中的Fe2+,应先用 选填序号)。
a.KSCN溶液和氯水 b.铁粉和KSCN溶液 c.浓氨水 d.酸性KMnO4溶液
②乙同学取336ml(标准状况)气体Y通入足量溴水中,发生反应:
SO2+Br2+2H2O=2HBr+H2SO4
然后加入足量BaCl2溶液,经适当操作后得干燥固体2.33g。由于此推知气体Y中SO2的体积分数为 。
[探究二]
分析上述实验中SO2体积分数的结果,丙同学认为气体Y中还可能含量有H2和Q气体。为此设计了下列探究实验状置(图中夹持仪器省略)。
(3)装置B中试剂的作用是 。
(4)认为气体Y中还含有Q的理由是 (用化学方程式表示)。
(5)为确认Q的存在,需在装置中添加M于 (选填序号)。
a. A之前 b.A-B间 c.B-C间 d.C-D间
(6)如果气体Y中含有H2,预计实验现象应是 。
(7)若要测定限定体积气体Y中H2的含量(标准状况下约有28ml H2),除可用测量H2体积的方法外,可否选用质量称量的方法?做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。
30.[化学-物质结构与性质] (13分)
(1)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——黑火药,它的爆炸反应为:
①除S外,上列元素的电负性从大到小依次为 。
②在生成物中,A的晶体类型为 ,含极性共价键的分子的中心原子轨道杂化类型为 。
③已知CN-与N2结构相似,推算HCN分子中σ键与π键数目之比为 。
(2)原子序数小于36的元素Q和T,在周期表中既处于同一周期又位于同一族,且原子序数T比Q多2。T的基态原子外围电子(价电子)排布为 ,Q2+的未成对电子数是 。
(3)在CrCl3的水溶液中,一定条件下存在组成为[CrCln(H2O)6-n]x+(n和x均为正整数)的配离子,将其通过氢离子交换树脂(R-H),可发生离子交换反应:
交换出来的H+经中和滴定,即可求出x和n,确定配离子的组成。
将含0.0015 mol [CrCln(H2O)6-n]x+的溶液,与R-H完全交换后,中和生成的H+需浓度为0.1200 mol·L-1 NaOH溶液25.00 ml,呆知该配离子的化学式为 。
31.[化学-有机化学基础](13分)
从樟科植物枝叶提取的精油中含有下列甲、乙、丙三种成分:
(1)甲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 。
(2)由甲转化为乙需经下列过程(已略去各步反应的无关产物,下同):
其中反应Ⅰ的反应类型为 ,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 (注明反应条件)。
(3)已知:
由乙制丙的一种合成路线图如下(A~F均为有机物,图中Mr表示相对分子质量):
①下列物质不能与C反应的是 (选填序号)
a.金属钠 b. HBr c. Na2CO3溶液 d. 乙酸
②写出F的结构简式 。
③D有多种同分异构体,任写其中一种能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异构体结构简式 。
a.苯环上连接着三种不同官能团 b.能发生银镜反应
c.能与Br2/CCl4发生加成反应 d.遇FeCl3溶液显示特征颜色
④综上分析,丙的结构简式为 。
|